联系我们

姓名:戴涛博士
手机:13071227777
邮箱:128187809@qq.com
律所:国浩律师(武汉)事务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1号宏泰大厦21楼

您当前的位置: 武汉刑事律师> 犯罪类型> 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及预防
`

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及预防

来源:武汉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whviplsxs.com/   时间:2015-04-23 17:04:50

分享到:0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广泛出现于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犯罪心理是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它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通过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研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校园安宁和社会的稳定。让祖国的花朵更好的绽放。

“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给与良好的教育希望他们能成人成才,报答家人恩情、报效祖国。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拥有的知识量以及心理趋向成熟,与一般人相比,与知识浅的人相比,应该懂的法律知识更全面,更懂得生命的重要和珍贵,更具有道德心,更应该具有人性,更具有分析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人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骤然提高,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们在不断接受新事物,适应新局面的过程中,好的影响有目共睹,消极影响也让人担忧,他们在变化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天之骄子”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屡增不减,“大学生犯罪”成为备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法官在调查中还发现,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

诸多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近年来不断发生,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大学生犯罪的数量增加。

2、大学生犯罪类型增加,成多元化趋势,从财产型和伤害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

3、大学生犯罪的主体也有较大变化。

4、女大学生犯罪数量也有所增加,多为盗窃罪。

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在行为人的有关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犯罪心理既是生成犯罪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又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正如菲利所言:犯罪必然在他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因为犯罪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我们研究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找出大学生犯罪的根源,遏制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稳定校园和社会。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有着学习上的压力,又有情感上的困扰。特别是近些年不断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退学、自杀、杀人、抢劫等,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1、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大学生心理的素质教育跟不上,呈现亚文化现象。亚文化(sub-culture)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者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热情浪漫、追求时尚、充满创造和叛逆精神,而网络、短信、影视作品倡导的个性张扬、叛逆精神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追求,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发泄和心理压力的释放提供了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强烈的情绪冲动加上理智控制能力较弱,突发性事件一触即发。因为大学生因为情绪失控而犯下罪过的案件屡见不鲜。2004年10月26日,21岁的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蒋晓峰,在宿舍内与同校学生吴某因借水发生争执。之后,吴某纠集持木棍的郝某、关某、赵某等人,与持铁管尖刀的蒋晓峰殴斗。蒋晓峰用刀砍伤郝某、赵某(均为轻微伤),刺中关某胸部,致其关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据蒋晓峰回忆,事发当晚,一个自称是隔壁寝室的人敲门进来打开水,态度蛮横,二人发生争执并厮打起来,后被同寝室的人劝住。争执过后,气不过的吴某没过几分钟就带着几名同学拿着木棍来到蒋晓峰的寝室。把蒋晓峰宿舍的门砸了一个大洞,随即冲进屋内,在群殴中,蒋晓峰的铁管尖刀砍伤了两名同学,又扎进了关某的胸部。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次参加奥数竞赛并获奖。一向表现良好、没有劣迹。就是因为他情绪失控,易冲动而酿下苦果。十年寒窗苦读,毁于一旦。

2、思想不成熟,幼稚冲动。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偏差,因此基于自己错误的判断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致使犯下严重错误。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别于社会上的青年人,他们热情敏感、激情四射拥有良好的性格的同时,亦存在一些消极的方面,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去年初上海某著名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陈慎,因在寝室盗窃走进了铁窗。他坦言,作案是为了让自己失败得更彻底。由于想当然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加之从中学以来养成的自我中心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当在现实的学业与班干部竞选中受挫折时,他不是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而是自我放弃,经常逃课。最后,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面对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当初专业选择的错误,并最终以犯罪的方式来渲泄自己的苦闷。正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建中教授指出,陈慎一案暴露出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3、动机单一,不计后果。

轰动全国的云南马加爵事件,仅仅是因为打牌发生了争执,马加爵残忍杀害了四名同校同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的凶手罗吉军和卓科,他们把抢劫杀人得来的钱财美其名曰“创业的第一桶金”。西安音乐学院骄子药家鑫撞伤人后不仅没有及时抢救受轻伤的受害者,还凶残了将之杀害,其行凶的原因只是因为看到被害者在记他的车牌号,怕被害者纠缠他的家人。真的很难想象他们行凶的动机如此的简单,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犯下如此荒诞的罪行?

4、藐视法律,铤而走险。

“警察叔叔,我女友在老家生病了,等着我回去,明天我能出去吗?”一位涉嫌盗窃犯罪的大学毕业生在被送往市看守所的路上,对身边民警如此发问,民警无奈感慨:“现在的大学生是怎么了?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一旦有了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付出代价,他们连这点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知道?”

大学生大多对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大致的了解,有的甚至攻读法律专业。在犯罪大学生中,有的学生明明晓得那样做是违法的,但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比较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所谓激情犯罪的背后,凸显出一个可能早被忽略却非常可怕的事实: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德育和法律意识已出现真空。

二、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通过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何在,犯罪的心理原因在我国刑法中成为“犯罪动机”,影响大学生产生犯罪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1、社会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素质大大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甚至错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不再被看作是“拜金主义”、“腐败之风”的体现。这种盲目追逐名利的风气被带到大学校园内,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收到严重的影响。刺激和引诱着他们盗窃、抢劫等等违法行为,有的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肉体,摒弃道德。

不良传媒文化盛行,社会丑恶现象冲击学生的视野。大学生被网络、影视中的不良媒体“熏陶”着,加之自控能力差,难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体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部门提倡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似乎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它的弊端体现在学校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和高中的教育体制迥然不同,它给学生营造了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立的学习习惯。步入大学的学生们,有的在这自由的环境中释放,觉得摆脱了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自由同时散漫,专业知识不仅没有学到,甚至一步一步走向堕落,从此前程尽毁;有的学生则是继续保持中学时期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但是自身的素质跟不上来.

电话联系

  • 13071227777